知县大人听了便笑起来:“要是这世上一半妇人同令夫人一般,那得少了多少养人吃饭的行当!男人们挣的银钱又怎么花出去呢!”
方伯丰心说你这话跟我儿子说的一样!不过这话我就不同你说了……
等方伯丰一走,知县大人缓了神色,从边上抽出一张纸来,又开始一笔一笔不知道写些什么。
夫人遣人来请他过去用饭,他才回过神来。
这知县家里吃饭规矩是不说话的,等都用完了饭,洗手漱口,另端上茶来,夫妻两个才换了地方坐下。
知县大人就把方伯丰方才说的话告诉了夫人,叹道:“这方夫人也是个奇人。我们家里说起来,这娶媳妇都是一门大学问,为什么?这女人家一闲了就容易事儿多……哎,哎,你别走啊,我又不是说你!啧,我也不是说天下女人都这样,就是说啊,一不小心万一娶进来一个这样的,不是麻烦嘛!到时候搅得一家子都不安宁。
“这方夫人可真是的,家里也没见住上大宅子,儿女还这么小,也不说给攒点家底……当然了,他们家这孩子估计也不用攒什么家底了,一不小心都是我在给他们攒呢……言归正传,又不好首饰装扮,也不催促夫婿仕途精进,倒是整天琢磨些我们家老太爷琢磨的事儿,你说怪不怪?……”
知县夫人道:“所以你们这些当官的才更该警醒才是!若是你们都做在前头想在前头了,就不用我们女人家这么费心了!如今都要我们这些‘闲了容易多事’的女人家替你们操心,你那俸禄拿得亏心不亏心!”
知县抿抿嘴,心道:“我还没说女人家小心眼记仇,抓住了就不放,还喜欢翻旧账呢!”
当然这话他也不敢说就是了。
把方才写的东西拿出来递给夫人看,又说道:“别的不说,这位方夫人说的两样事情,还真是民生要紧的两样。一个医药,一个读书。医药这么些年官药局都在做,没什么大的能更改的地方,除非能出来一个什么更便宜好用的治病法子……不过这样事情,靠我们一州一县是做不出来的。倒是这个读书进学的事情,我也正琢磨呢。”
知县夫人接了过去看,又心里默默算了一回,问道:“这官帐上的银钱可够?这开学堂可不是开河,一回功夫下去,往后三五娘疏浚一次就成了。这是一年一年都得砸钱的,你别看如今这又是绒料又是新板材的挺热闹,这些东西没多久就有人学了去了,到时候咱们就不是独一份的买卖了,未必还有这样的收益。”
知县大人笑道:“你不能只看如今冒出来的芽,得看我这张罗的地啊!这地拾掇好了,往后这样的芽只会越来越多。而这读书进学这一条,就是我这整地里头最要紧的一环了。”
知县夫人点点头道:“话是不错,若是识字的人更多了,自然这民风都会好起来,读书知礼了么!”
知县大人道:“还不止如此,”又把上回方伯丰说的那个“因贫愈贫”的道理说了一遍,才缓缓道,“想想也是。这爹娘一辈子就会干这么点事情,每日忙碌为着糊口。娃儿们从小就得学会帮着大人做事,等可以干活儿多半也就跟着大人们做的事情做去。这不是又进了同一个模子了?
“爹娘没能耐教他们,就得学堂里教才成!我们国朝历代都重修书,连一地的县志都是连代增改的,什么种植饲养上的事情,也有许多的书,可这书得看得懂才成呐。如今县里还好,要是一些农务上的事情往镇村那一带去,就麻烦了,没多少人能看懂。交给当地里长,叫他寻人念给人,又能来几个听的。更别说这许多事情听一遍未必就记住了,下回忘了想再问问,寻谁去!”
夫人道:“果然要紧。倒也难怪那位方夫人有这样想头了,想必是农务司在这上面没少吃苦头。”
知县大人还顾自道:“虽则进了学堂的也未必就都会用心读书,毕竟这读书学本事,中间总是枯燥伤脑筋费力的时候多。不过总会有愿意下功夫的孩子,这学堂开起来,就算给他们另开了一条路,只要自己愿意吃苦,就能跳出之前说的那个怪圈了!”
夫人道:“官府能做的都是大面上的事情,机会给了,到底如何还得看各人。这主意挺好,我看你赶紧操办起来吧!”
知县大人道:“嗯,只是这么一来,本官的衙门就不能修得比神庙高了,可惜,可惜!”
夫人也早习惯了这位一句上一句下的劲儿,不过念在他今天真用心做事了,到底还叫人给他换了盏热茶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