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第667节(第2 / 2页)

铁鸟飞跑出去,到自己的运输队里,找到了一辆大车,从车上捧出一个铁盒子来,把那盒子捧到了卢象升面前,掀开盖子,一股甜甜的香味,立即在卢象升鼻尖儿弥漫开来。

卢象升:“这是何物?本官感觉它像是蛋饼。”

铁鸟飞:“它叫蛋黄派,蒙古人现在超喜欢这个,完全离不开这个。一天不吃就馋得慌,咱们把这个大量摆在胡口的马市,蒙古人们会很开心的过来交易的。”

卢象升总感觉哪里怪怪的,但是又说不上来。

不过算了,试试先吧。

……

与此同时,山西,太原。

三十二收拾好了行李,对着山西巡抚吴甡行了一个礼:“吴大人,山西现在已经搞得井井有条,在下在这里也帮不上你什么忙了,正好天尊召唤在下去四川,这就打算启程过去。今后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,这就叫【天各一方】。”

吴甡还真是有点舍不得,这个叫三十二的家伙虽然满语奇怪的成语,经常在讨打的边缘游走,但是办事能力还是很强的,辅佐自己将山西搞得那真叫个好。

他也不由得叹道:“三管事,你要是走了,我就得去聘请一个师爷了,但一般的师爷哪有你能干,我还得担心师爷欺上瞒下,贪污受贿。”

三十二笑道:“在下虽然走了,但跟着在下一起来山西的行政人员,并不会全走啊,他们接受过高家村本村的教育,个个都懂得新式的管理办法,有他们帮助吴大人,不会有问题的,这就叫【股肱腹心】。”

第1111章 增兵

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吴甡也不好挽留了,只好抱了抱拳:“希望四川的事情能早日解决。”

三十二长长地叹了口气:“四川的事儿可不好办,那边小势力众多,复杂的地形又影响了交通与运输,只能慢慢来了,这就叫【徐徐图之】。”

吴甡:“这个不是成语吧?”

三十二:“咦?不是吗?那我这个就叫【张冠李戴】。”

吴甡:“噗!快滚,立即滚。”

于是,两人明明是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王伦送我情”的深情送别场面,不知道为啥变成了吴甡一脚把三十二踹走的场面。

三十二只能叹一声:终究还是错付了。

便踏上了前往四川的旅程……

此时山西太原到高家村全线火车已经通车。

三十二坐上火车,呜呜的一阵跑,就来到了平阳府。

车子刚刚在平阳府停稳,一大群民团士兵,就排着整齐的队列,登上了火车来。

白水王二也上了车厢,坐在了三十二的对面。

三十二有点小意外,但马上就明白过来:“你要率军去平寇?”

王二点了点头:“我们从京城勤王回来,休息了几天,也休息得差不多了,便主动请缨,去参与平寇。但白猫现在有朝廷给的官位,不能乱跑。他进京勤王还说得通,随便乱跑就说不通了,所以他留在平阳府,我来率民团作战。”

王二这一次带来的,又有五百民团士兵,而且这还只是一车,接下来几天,分好几班车,要陆陆续续总共调过去两千五百名士兵,整整一个山西独立团。

三十二:“你这是打算入川,还是去河南?”

王二道:“河南。”

原来,高家村后勤队入川路上,曾在武昌遭遇八大王部祸乱武昌,这件事李道玄也亲自去掺合了,还吓死了一个楚王。之后李道玄就把视角切回来,找了一找还有什么可调之兵,可以去河南帮忙的。

高家村现在在河南也算是投入了重兵。

白鸢率领着一个非常巨大的主力团守在洛阳附近,那个主力团的老兵有好几千,新征的河南兵则超过一万,兵力强盛。还有曹文诏、高杰这两个虽然不算高家村的人,也会帮忙一起作战。

但就算如此多的部队,也无法将河南的局面控制住。

流寇时聚时散,在河南乡间到处乱窜,根本收拾不下来。

因此,高家村还得往河南增兵。

这一次王二就打算去救一波武昌的,他就顺便护送三十二一程了。

两人乘着火车,很快就穿过了山西,回到了高家村本村。

在这里火车稍作停留,很快就搬上来了一大堆货物。

三十二和王二都看到,不光是士兵在搬运货物,连天尊都在帮忙,天空中伸下来一只金色的巨手,将后勤兵们已经打包好的货物,轻轻拈起。就像拈着一粒芝麻似的,轻轻地放在了火车旁边最近的地方。

后勤队就赶紧将它搬上车去,省了从大老远的仓库搬过来的力气。

王二也不禁惊叹:“发展科技和打仗什么的时候,天尊很少直接帮忙,但是救济老百姓的时候,天尊总是不吝于亲自出手。”

三十二点了点头:“天尊一方面希望我们自己能解决所有事情,尽量不要依赖于神仙的力量。但另一方面,他又见不得难民受苦,总是想多救一些人,这就叫【心地善良】。”

火车装得满满的,王二带的五百兵,加上塞得满满的物资,从高家村驶到了西安,然后换乘西汉铁路的火车,又呜呜地向着汉中跑。

三十二也不禁感叹:“别看朱存机像个废物一样,但他选择的两条铁路,一条西延线,能帮助咱们迅速调兵到北疆。另一条西汉线,又能帮助咱们迅速调配物资入川。这就叫【歪打正着】。”

王二:“也许不是歪打,而是他从小学习的知识够多,眼光见识也是有的,所以哪怕他完全没有考虑战略,但他做出来的选择,却是最重要的路线。”

两人小小地感叹了一阵子之后,汉中到了……

……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